英国用遥感拍摄3000年前巨石阵之后科学家用遥感探测地下遗迹
欧洲网(http://www.ouzhou.cc)英国用遥感拍摄3000年前巨石阵之后科学家用遥感探测地下遗迹 。追寻湮没的古长城 ,中科院科研人员最近利用遥感技术,在新疆探测古长城所在区域的土壤、植被和地貌信息,发现与周边环境的细微差异,从而“复原”出消失的古长城遗迹和周围的地势环境。将来,随着虚拟现实和三维技术的应用,人们还能在网上游览新疆古长城。
看未来<
将更多地应用在遗址探明、保护和遗址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控<
遥感考古因为在遗址探测上的优势,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据聂跃平介绍,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此外,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七零八落,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1906年,英国人在上拍摄公元3000年前的“巨石阵”,被认为是应用遥感原理进行考古的首次尝试。之后,遥感技术应用在城市古建筑及其遗迹拍摄和探测中。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航空航天的发展则为空间遥感提供了基础。随着数据获取越来越便捷,多源影像被综合应用于考古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和研究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应用较晚,开始主要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比如,上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分析。2006年,我国启动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但这项工作并非易事。困难之一是目前运河的不少踪迹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留下的是保存在地下的遗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大运河的存在、走向等信息?聂跃平团队根据遥感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大运河遗址的生态保护措施。今年4月,王心源团队还将前往突尼斯,带领一支国际团队对古罗马帝国路网系统和驿站的遥感考古进行考察研究。
目前,遥感技术在“一带一路”考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聂跃平说,科研人员已经把解译过的区域资料保留下来,用于进一步研究。未来他希望建立一个全国的遥感考古信息库,从而让遥感考古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未来遗址保护规划、遗址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控等工作中。
如今的新疆,曾经的长城遗址因为风沙水流侵蚀,在地表上几乎看不到踪影。而在1000多年前,新疆还有呈点状、片状分布的长城,它们保护着边疆的安定和商路的畅通。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科研人员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分析了长城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并“复原”出新疆古代长城的样貌。
怎么用
利用电磁波观测人类活动留下的植被、地貌等信息
遥感考古,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电磁波等传感器对地表及地下遗迹进行远距离观察、探测的手段。航空航天的发展,尤其是遥感卫星分辨率的提高,让遥感考古有了更高精度、更高效的平台和载体。
遥感技术如何用于考古?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聂跃平介绍,地面不同植被、土壤、地貌特征等与遗址产生的电磁波波谱特征不同,这些差异通过肉眼看不出来,但在航天飞机、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平台上,观测设备可以获取它们的电磁波数据。这些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就能了解观测地的植被、土壤、地形等状况,进而提取考古目标信息。
以本次新疆古长城考古为例,文物专家表示,新疆的长城遗迹多修筑于汉代、唐代和清代。“与内地长城不同,新疆古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和高大的城墙,而是在交通要道、关隘、河流沿岸等处,修建烽燧、戍堡等。”聂跃平说。
受千余年的风沙侵蚀、人类活动的影响,古长城所在地已经和周边的沙漠、戈壁混成片,人眼很难看出遗址的存在。但古长城所在区域的土壤、微地貌、植被状况与周边环境会有细微的差异,产生的电磁波波谱也就不同。这些信息都逃不过遥感的“眼睛”。
目前新疆已经发现了600多处古长城遗址,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副研究员于丽君介绍,我们根据这些遗址已初步勾勒出一条长城资源分布线,并正通过遥感和三维技术“复原”新疆古长城遗迹的样貌。届时,人们不仅能通过科学家制作的影像,看到每座长城遗迹的模样及其周围地势环境,还能看到部分长城在新疆境内的走向。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未来人们还能在网上身临其境“游览”新疆古长城。
根据遥感考古对古长城的观察和研究,还可以推测出它们曾发挥着保护边疆安定和丝绸之路畅通的作用。此前,丝绸之路只在古书上记载,人们对其位置、外观并不了解。如今丝绸之路的路线清晰重现,为古丝绸之路及其分支的具体走向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